美加徵25%關稅之際 印度總理莫廸將訪華 分析:左右逢源失敗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對美國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構成異常威脅,宣布在25%關稅基礎上向印度貨再加徵25%關稅,在本月27日生效,令累計稅率增至50%。印度政府發聲明,重申印度是基於市場因素進口俄羅斯石油,以確保印度能源安全,對美國的決定感遺憾,又形容有關行動不公平、不公正及不合理,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 近期,特朗普單方面提高了對印度的關稅稅率,並指責印度拒絕為美國商品准入提供便利,又批評印度加入「金磚國家」。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美印貿易規模約為1288億美元,印度對美貿易順差為458億美元。 當美印經數月仍未能達成協議之際,8月6日《今日印度》等多間印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印度總理莫迪計劃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天津,參加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若成行將是莫迪2018年以來首次訪華,亦是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後首次訪問中國。 報道稱,參加峰會前,莫迪將在8月30日先行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參加兩國年度峰會,隨後他將前往中國。 據路透社引述政府知情人士指,莫迪將7年多來首次訪問中國,這進一步表明,隨著與美國的緊張局勢加劇,印度與中國的外交關系正在解凍。印度外交部暫未有置評。 印媒亦關注,儘管印中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和爭議,但最近一段時間兩國關係出現越來越多解凍回暖的跡象。 印度自7月24日起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這是印度時隔5年首次恢復向中國公民簽發旅遊簽證;另中印官方在國防、外交等領域亦互動頻繁。 7月中旬,印度外長蘇傑生訪華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6月下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率領印度高級代表團訪華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兩次訪問均為印度外長和印度防長時隔五年首次訪華。 此外,7月早些時候,印度政府智庫「印度轉型國家研究所」(NITI Aayog)提議放寬針對中企投資的額外審查規則。6月,印度外交部表示,已與中國達成共識,將加快恢復兩國直航航班。 印媒分析稱,印中關系緩和,與印美關系變化有關,雙方在貿易、外交、對俄能源交易、軍購等多個議題上均存在顯著分歧。 7月14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時說,「作為毗鄰而居的兩大東方文明和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印關係的本質是如何和睦相處、相互成就。」王毅表示,雙方應擇高處立,謀長遠計,堅持睦鄰友好方向,實現「龍象共舞」,找到兩國互尊互信、和平共處、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 蘇傑生則表示,印中是發展夥伴而非競爭對手,印方願從長遠角度看待對華關係,以兩國建交75周年為契機,聚焦利益共同點,深化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7月15日,王毅在同上合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共同會見記者時宣布,經成員國商定,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辦,屆時2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峰會相關活動。 新華網微信公眾號「牛彈琴」發文指,印度和中國、俄羅斯,都是上合與金磚國成員;但另一方面,印度又和美國、日本、澳洲組成了所謂的四國集團,惟現時印度商品出口到美國,稅率達到前所未有的50%,為全世界最高,與巴西並列。印度總理莫迪一直自詡和特朗普是朋友,還公開給對方站台,惟8月6日,印度外交部批美國的行動是不公平不合理,「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護其國家利益」。 但正如西方媒體說「印度無懼美國關稅重壓,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因傳統石油供應被歐洲人買走了,為確保國際能源供應穩定,印度惟有向俄買石油,而當初美國亦積極鼓勵印度買俄羅斯石油,俄羅斯石油便宜,符合14億印度人民的利益,而美國買俄羅斯商品也不少。 「牛彈琴」指,印度一直是西方制衡中國的一個籌碼,但特朗普不在意所謂籌碼,「你就是棋子,不照我的意見辦,我就狠狠收拾你,還要各種侮辱你」,之前痛罵印度是「死亡經濟」。 特朗普正在破壞美國20年來對印度的外交,將印度推向了俄羅斯和中國一邊。而過去20年,印度左右逢源,惟西方不能容忍一個崛起的中國,又怎能容忍一個崛起的有個性的印度?印度只是一張牌,遲早會被拋棄。而就在印美關係最差時,莫迪將7年來首次訪華。有些國家,總認為自己是高明的棋手,最後才發現,自己不過只是被拋棄的棋子。印度或許也該深刻反思了!